返回

我本无意成仙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04章 离京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“后会有期。”

    宋游也对着吴女侠行礼。

    吴女侠保持着抱拳的姿势,又低头说:“三花娘娘也后会有期。”

    “后会有期!”

    两人一猫对视一眼,没有别的说的,一方往左,一方往右,便渐行渐远。

    这一次的分离,十分平淡。

    好像这种分离才是常态。

    回头看一眼她离去的背影,宋游才明白,为什么人们分别时要用“后会有期”这个词——在这个时代,分开还能再见,就已经非常好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出城往北,明显比往南人少。

    差得最多的便是商队。

    从北方来、往北方去的商队虽不是没有,却明显比南方要少一些。

    猫儿似乎并没有多少离别之情,似乎除了她的庙子,她对任何地方也都没有眷恋之情,又似乎只是因为心情单纯,少不懂事,只知道道士往哪里走她就跟着往哪里走,并不留恋某一个地方,于是出城不久,她就又迈着欢快的小碎步,走到了前边去。

    这里闻闻,那里嗅嗅。

    只是偶尔停下脚步,扭头看一眼身后,也不知是在看后边的道士,还是看逐渐远去的长京。

    走出没几里路,地势便往上走。

    猫儿忽然停住了脚步,抬头望向一方。

    宋游于是也停下,随她看去。

    只见左前方的小山坡上有一处茅草亭子,不知何时建的,不知是用来歇凉的,还是用来给离京返京之人眺望长京用的,不知有多少诗词写于这里。然而此时亭子中却有两道熟悉的身影。

    一人一身白衣,轻纱遮面,坐在石凳上,身后则站着一名侍女,都看向他的方向。

    三花猫回头看了一眼宋游,便又迈着小碎步走上了通往小山坡与亭子的小路,很快到了亭子前,她停下脚步,仰头打量着两人。

    宋游与枣红马随后来到。

    “有礼了。”

    “晚江有礼了。”亭子中的女子也站起身,款款施了一礼,“知晓道长今日离京,猜到道长要往北边走,特地来此等待,为道长践行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足下。”

    “晚江没什么好赠予道长的,便请道长饮水酒一杯。”晚江姑娘说道,“为道长抚琴一曲,愿道长此行顺利。”

    侍女笑着捧来了一杯黄酒。

    宋游伸手接过,酒杯还温着。

    坐着的女子已然开始抚琴。

    琴声响起,出了亭子便弱了三分,在风中便已散掉,传不到山下路上去。

    道人捧着酒杯,一饮而尽。

    随即站着不动,聆听琴声。

    恍然间有鸟鹤飞来,或是在山前飞舞,或是停在亭顶上,山下商旅行人见此情形,都大为惊异,纷纷驻足观看。

    许久后,琴声渐消。

    “那边似有些江湖人在徘徊。”晚江姑娘停下琴,看了眼远处,又看了眼枣红马背后、插在被袋里极其明显的长匣,“若道长觉得麻烦,晚江也可略施小计劝这些江湖人回去。”

    “不必劳烦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便祝道长一路顺风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足下相送之情,这一杯酒,这一曲琴,在下铭记于心。”宋游行礼说。

    “只愿道长下次再回长京时,还能再见。”晚江姑娘说道,“也许那时的晚江已经是自由身了,届时再与道长谈山水风月。”

    “回长京见不到也不要紧,道长自然是要回伏龙观的。”侍女笑着说道,“等我们报完恩,恢复自由,也学着道长游历天下,路过逸州,定要来灵泉县的阴阳山寻一寻道长,道长可莫要闭门不见啊。”

    “愿还能在长京与两位再见,若是不能,十几年后,也必在观中恭候大驾。”宋游恭声说,“在下便告辞了。”

    “道长慢走。”

    “小猫儿也慢走。”侍女则低头看向地上歪头与她对视的三花猫,笑着摆了摆手,“小猫儿可莫要把我们忘了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三花猫盯着她不作声。

    宋游转身出了亭子,拄杖往山下走去。

    猫儿和枣红马也连忙跟上。

    侍女转头与晚江姑娘对视一眼,也只笑嘻嘻说道:“北方的那些妖魔鬼怪要倒霉了。”

    “乱世催生出的妖魔鬼怪,道行再高,也不过是一群蛮子,如此嚣张行事,倒霉本就是早晚的事。”白衣女子淡淡说道。

    “可惜不能与他一起去,不然跟着过去看看戏也是极好的。”

    “收琴,我们也回吧。”

    “不在这再看看热闹了?”

    “没什么好看的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主人,你说了算……”

    两人看了眼远处,道人已经走远了。

    互相对视一眼,不知在想什么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马蹄声得得。

    山不算高,路却很陡,黄土路斜斜往上,坡度很

第204章 离京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